我們是鈦工業(yè)大國,鈦棒材加工產量占世界產量的21.4%,鈦棒材中檔產品在我國已可自由生產,但是仍不具有高端領域的生產能力。我國海綿鈦產量居世界第一,占世界產量的30%左右。鈦棒材加工材近兩年需求處于恢復階段,但是強烈看好中長期的發(fā)展,尤其是航空航天、海洋和電力等領域的應用。
1.航空航天領域:
世界范圍50%鈦棒材用在航空領域,美、俄均超過50%,而我國僅不到20%,未來空間很大。12下半年空客A380和波音787試飛后推了一年半至2014年,預計2015年這兩種型號的飛機將會量產,這將會帶動世界航空鈦棒材的需求。未來大型飛機取代支線,寬體取代窄體將成為趨勢??湛?80鈦棒材使用量為90噸/架,波音787為100噸/架份。2004-2020年美國四代戰(zhàn)機將取代三代戰(zhàn)機,四代戰(zhàn)機F-22鈦棒材使用比例為40%,而蘇-27、F-15等三代機用鈦比例僅為17%。中國大飛機、航天空間站、嫦娥計劃都會大量使用鈦棒材。尤其是大飛機項目,未來幾年將會得到實施,鈦棒材應用量將逐步加大。
2.電力領域
中國核電計劃,2020年核發(fā)電量將占發(fā)電總量的4%,目前僅占到1%,這意味著每年將增加3-4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。核電站的冷凝器需要“全鈦”。2007年核電用焊接鈦管進口為1800-2000噸,而2008年達到3322噸,未來幾年的需求將會逐年上升。
3.化工和冶金作為國內鈦棒材應用最大領域,化工和冶金用鈦不會長期衰減,會隨著經濟的恢復逐步回暖。
4.汽車用鈦隨著國產汽車中高檔化,汽車用鈦將逐步增加,日本有6%的鈦棒材用于汽車制造領域。
5.新應用領域近期有較快增長,例如人工植入材料,美國每年消耗300萬件,中國僅20萬件。
6.海洋領域
艦艇用鈦。我國未來潛艇(潛艇通海系統(tǒng))和航母(10000噸/艘)建設將會大量使用鈦棒材。海水淡化。以鈦為材料的海水淡化技術在日本和阿拉伯地區(qū)得到充分發(fā)展。相對于南水北調工程,海水淡化更為經濟。環(huán)渤海地區(qū)相關技術已做好儲備,等待未來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機遇。海洋石油開采。這方面在美國應用較為成熟,未來石油向深海開采將成為趨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