鈦合金的導熱系數(shù)低,使切削熱積于切削刀附近的小面積區(qū)域內不易發(fā)出,前刀面摩擦力加大,不易排屑,切削熱不易發(fā)出,加速刀具磨損。最后,鈦合金化學活性高,在高溫下加工易與刀具原料起反應,構成溶敷、分散,構成粘刀、燒刀、斷刀等表象。鈦合金導熱系數(shù)低,僅是鋼的1/4,鋁的1/13,銅的1/25。因切削區(qū)散熱慢,不利于熱平衡,在切削加工過程中,散熱和冷卻作用很差,易于在切削區(qū)構成高溫,加工后零件變形回彈大,構成切削刀具扭矩增大、刃口磨損快,耐用度下降。(1)鈦的熱膨脹系數(shù)是碳鋼的75%。在設備規(guī)劃和制作中需要使這兩種原料結合時,應當特別注意這一點。
(2)因為鈦是種生動金屬.當加熱到600°C以上時.它易于和空氣中的氧結合,因而一般不引薦鈦在高于這一溫度的情況下長期運用。
(3)工業(yè)純鈦在溫度超越150-20(TC時,機械強度敏捷下降。
(4)氫在鈦中的分散速度比氧快,因而在熱加工曾經.運用的加熱爐應有微氧化性氣氛。這樣雖然會發(fā)生對比薄的氧化皮膜.但卻避免了氫所能夠導致的深度污染。
(5)較軟的工業(yè)純鈦板,退火處置后很簡單冷成形;較硬的工業(yè)純鈦和Ti-2.5Cu則需要中溫加工,而關于Ti-6A1-4V加工溫度最佳為600-700°C。
(6)能夠通過薄鈦板與厚鋼板的爆破焊接來得到復合板.可用于制作高壓、高溫容器及熱交換器。但用它來代替全體鈦或是套裝的襯鈦板.在經濟上并不合算。
(7)鈦的彈性模量相關于它的抗拉功能來說較低.因而,在壓形及滾筒操作中,有必要思考較大的回彈余量。正是因為彈性模量較低,為了到達一樣的穩(wěn)定度.鈦制零件的橫斷面要比一樣的鋼制零件稍大些。
(8)鈦簡單機加工,可是要思考它的咬粘傾向(比不銹鋼大)及低的熱傳導功能,有必要對常用的機加工技術和螺紋、支承面的規(guī)劃進行恰當改善。起碼要有剛性的機床,銳利的刀具,用時選用慢速,大切削量.并留有排屑的地步,還主張運用很多的冷卻潤滑劑。